7
我国传统教育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有意识地将教学内容延伸到精神的层面,不太注重学生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素质的协调发展,而只重视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并将此作为教学的较终目的。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的能力。心理素质才是人才素质的基础,心理素质的提高将有利于人才素质的提高。
训练时,大型户外拓展活动,在一些特定的环境和气氛中,学生要不断克服自己的心理恐惧、提高情绪,调节自我控制能力、保持平和心态、挑战自己、战胜自己,从而塑造冷静、果断、坚忍不拔的良好意志品质
综上所述,拓展训练对学生心理健康上有着积极的作用的简述,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户外拓展训练的特色
特色一:学员是主角
这一点应当说是与通常的培训比较大的不同,培训的整个过程中,户外拓展活动,学员一直是活动的主心,学员通过自己身体力行的活动来感受,并从中悟出道理。户外拓展训练的培训师的讲解都是基于所有学员回顾的基础上展开的,而不是单向的阐述。这样的学习方式充分保证了学员的投入程度。
特色二:简单游戏蕴涵深刻道理;
“背摔”、“断桥”、“天梯”、“电网”……“户外拓展训练”所采用的活动看上去都非常简单,其实这些项目中绝大多数都是经过几十年心理学、管理学、团队科学等方面论证,能够对个人心里素质和团队质量得到提升的项目,其科学性不言自明。
户外拓展活动“毕业墙”就是对我们每个队员特别是女队员的一种战胜心理恐惧的挑战。每个人都要翻越一堵大约4米且垂直的围墙,这又是一个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完成的项目。刚开始,大家都认为这是很难完成而且比较危险的任务,估计需要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才能全部通过。通过集思广益,我们拟定了计划,采用“叠人墙”的方法,让身强力壮的男同事作为底座,先由女的同事踩在他们的肩膀,大家奋力将她们先托上高墙,户外拓展活动项目,然后她们在上面接应,其他同伴踩着底座同伴的肩膀,一个一个成功地翻越了高墙。